關(guān)于北京人喝酒的境界,得應(yīng)景兒!
北京人,
夏天的時候最喜歡來上一瓶冰啤酒,
就著炸花生米、拍黃瓜......
等到了冬天,二鍋頭那是必須的,
最好還能支個鍋子來頓涮肉,
一口肉一口酒,甭提多美了!
(圖片來自大眾點評:沙漠玫瑰_)
您和北京人說起喝酒,
聊的投機(jī),不出三句就該說了:
“回頭上我們家喝點去啊,我給你做兩下酒菜”
這可以說是北京人對好朋友最高標(biāo)準(zhǔn)的招待了,
話說普通朋友,還真不怎么往家招...
北京人,
?您肯定還記得過去咱家門口的那家小酒館兒吧!
那是整條胡同的熱鬧所在。
?今兒個小編就跟您聊聊,
那已經(jīng)沒有了,只存在回憶里的小酒館兒。
小酒館兒一般都開在胡同兒里,
簡簡單單一個小門臉兒,
來了就是客。
沒什么裝修可言,
看著有點兒樣兒那就不錯了。
一進(jìn)門兒,小柜臺,
小酒壇子挨個兒碼上,
還有幾包煙擺在那兒,
幾乎沒人買,但也擺的挺規(guī)整。
玻璃柜子里還擺著幾碟兒涼菜,
想吃哪個您自己看著點。
花生米、蠶豆、拍黃瓜...
全是一張嘴就能叫的上來的~
肉菜也是有的,
但醬牛肉這種“大菜”了,吃的人屈指可數(shù)。
畢竟呀,那時候確實不怎么富裕,
最多也就是來盤粉腸。
其實要說起來,
這粉腸副食店里也有賣的,
但那時候不少人就偏愛來這兒買,
沒別的,就覺得這帶著酒香的更好吃。
但您要想在小酒館兒里來盤熱菜,
嘿,這兒還真沒有!
這就是專門兒喝酒的地方。
咱聊完了這下酒菜兒,
咱再來說說這酒,
散裝二鍋頭,一頓酒下來三五毛錢,
那時候絕大多數(shù)人也就這消費水平了~
有那不富裕又饞酒的,掏出錢放柜臺上,
把老板遞過來的一兩酒一飲而盡,
便揚長而去了。
那小酒館兒里的散啤怎么賣呢?
幾個鋁合金制的打啤酒桶放著,
再來一打氣筒,等啤酒不多的時候加壓,
就可以開賣了~
其實最開始北京人并真不待見這啤酒,
還嫌棄地稱其為“馬尿”,
嘿,結(jié)果過了十多年,啤酒突然流行起來了。
一到夏天您就瞅吧,
拎著暖壺的,水壺的,
窗口前邊兒排起長隊都成了一景兒了,
就為了嘗一口這散?。?/span>
現(xiàn)在這景兒,
您肯定是再也瞅不見了,
記憶里的小酒館兒沒什么裝修、環(huán)境,
可就是那么令人懷念。
“酒不醉人人自醉”
用在這兒可能有點太文縐縐,
小酒館兒比大飯店多的不只是酒香,
還有那濃濃的京味兒和人情味兒!
這美好的市井生活,
是北京百姓們最真實的生活圖景。
還有那一去不復(fù)返的,
喝二兩侃一天的日子...
但它卻和那消失的小酒館兒一樣,
停留在我們的記憶中!
來源:北京四九城
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
如有侵權(quán)聯(lián)系刪除
商務(wù)合作請加微信:876575007
關(guān)注公眾號:拾黑(shiheibook)了解更多
友情鏈接:
關(guān)注數(shù)據(jù)與安全,洞悉企業(yè)級服務(wù)市場:https://www.ijiandao.com/
安全、綠色軟件下載就上極速下載站:https://www.yaorank.com/

隨時掌握互聯(lián)網(wǎng)精彩